跳至主要內容

十八、日志

鲨瓜大约 9 分钟数据库数据库MySQL

十八、日志

18.1 日志类型

MySQL有不同类型的日志文件,用来存储不同类型的日志,分为 二进制日志、 和慢查 错误日志、 通用查询日志 询日志,这也是常用的4种。MySQL 8又新增两种支持的日志: 中继日志和 数据定义语句日志。使 用这些日志文件,可以查看MySQL内部发生的事情。

  • **慢查询日志:**记录所有执行时间超过long_query_time的所有查询,方便我们对查询进行优化。
  • **通用查询日志:**记录所有连接的起始时间和终止时间,以及连接发送给数据库服务器的所有指令,对我们复原操作的实际场景、发现问题,甚至是对数据库操作的审计都有很大的帮助。
  • **错误日志:**记录MySQL服务的启动、运行或停止MySQL服务时出现的问题,方便我们了解服务器的状态,从而对服务器进行维护。
  • **二进制日志:**记录所有更改数据的语句,可以用于主从服务器之间的数据同步,以及服务器遇到故障时数据的无损失恢复。
  • **中继日志:**用于主从服务器架构中,从服务器用来存放主服务器二进制日志内容的一个中间文件。从服务器通过读取中继日志的内容,来同步主服务器上的操作。
  • **数据定义语句日志:**记录数据定义语句执行的元数据操作。

日志弊端

  • 日志功能会降低MySQL数据库的性能
  • 日志会 占用大量的磁盘空间

18.2 通用查询日志

通用查询日志用来 记录用户的所有操作 ,包括启动和关闭MySQL服务、所有用户的连接开始时间和截止时间、发给 MySQL 数据库服务器的所有 SQL 指令等。当我们的数据发生异常时,查看通用查询日志,还原操作时的具体场景,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定位问题

查看当前状态

mysql> SHOW VARIABLES LIKE '%general%';
+------------------+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+
| Variable_name | Value |
+------------------+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+
| general_log | OFF | #通用查询日志处于关闭状态
| general_log_file | /var/lib/mysql/atguigu01.log | #通用查询日志文件的名称是atguigu01.log
+------------------+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+
2 rows in set (0.03 sec)

启动日志

永久启动

修改my.cnf或者my.ini配置文件来设置。在[mysqld]组下加入log选项,并重启MySQL服务。格式如下:

[mysqld]
general_log=ON
general_log_file=[path[filename]] #日志文件所在目录路径,filename为日志文件名

临时启动

SET GLOBAL general_log=on; # 开启通用查询日志
SET GLOBAL general_log_file=’path/filename’; # 设置日志文件保存位置

关闭日志

设置成 OFF 即可

18.3 错误日志

在MySQL数据库中,错误日志功能是 默认开启 的。而且,错误日志 无法被禁止

默认情况下,错误日志存储在MySQL数据库的数据文件夹下,名称默认为 mysqld.log (Linux系统)或 hostname.err (mac系统)。如果需要制定文件名,则需要在my.cnf或者my.ini中做如下配置:

[mysqld]
log-error=[path/[filename]] #path为日志文件所在的目录路径,filename为日志文件名

查看日志

mysql> SHOW VARIABLES LIKE 'log_err%';
+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+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+
| Variable_name | Value |
+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+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+
| log_error | /var/log/mysqld.log |
| log_error_services | log_filter_internal; log_sink_internal |
| log_error_suppression_list | |
| log_error_verbosity | 2 |
+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+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+
4 rows in set (0.01 sec)

18.4 二进制日志(bin log)

binlog 即 binary log,二进制日志文件,也叫作变更日志(update log)。它记录了数据库所有执行的DDL 和 DML 等数据库更新事件的语句,但是不包含没有修改任何数据的语句(如数据查询语句select、show等)

binlog主要应用场景

  • 一是用于 数据恢复
  • 二是用于 数据复制

18.4.1 使用命令

查看当前状态

mysql> show variables like '%log_bin%';
+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+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+
| Variable_name                   | Value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
+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+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+
| log_bi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O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
| log_bin_basename                | C:\ProgramData\MySQL\MySQL Server 8.0\Data\LAPTOP-OHIMTDP2       |
| log_bin_index                   | C:\ProgramData\MySQL\MySQL Server 8.0\Data\LAPTOP-OHIMTDP2.index |
| log_bin_trust_function_creators | OFF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
| log_bin_use_v1_row_events       | OFF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
| sql_log_bin                     | O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
+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+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+
6 rows in set, 1 warning (0.00 sec)

日志参数设置

修改MySQL的 my.cnfmy.ini 文件可以设置二进制日志的相关参数:

[mysqld]
#启用二进制日志
log-bin=atguigu-bin
binlog_expire_logs_seconds=600
max_binlog_size=100M

临时性方式

如果不希望通过修改配置文件并重启的方式设置二进制日志的话,还可以使用如下指令,需要注意的是在mysql8中只有 会话级别 的设置,没有了global级别的设置。

# global 级别
mysql> set global sql_log_bin=0;
ERROR 1228 (HY000): Variable 'sql_log_bin' is a SESSION variable and can`t be used with SET GLOBAL
# session级别
mysql> SET sql_log_bin=0;
Query OK, 0 rows affected (0.01)

查看日志

当MySQL创建二进制日志文件时,先创建一个以“filename”为名称、以“.index”为后缀的文件,再创建一个以“filename”为名称、以“.000001”为后缀的文件。

MySQL服务 重新启动一次 ,以“.000001”为后缀的文件就会增加一个,并且后缀名按1递增。即日志文件的个数与MySQL服务启动的次数相同;如果日志长度超过了 max_binlog_size 的上限(默认是1GB),就会创建一个新的日志文件。

查看当前的二进制日志文件列表及大小。指令如下:

mysql> SHOW BINARY LOGS;
+--------------------+-----------+-----------+
| Log_name | File_size | Encrypted |
+--------------------+-----------+-----------+
| atguigu-bin.000001 | 156 | No |
+--------------------+-----------+-----------+
1 行于数据集 (0.02)

查看日志文件内容

下面命令将行事件以 伪SQL的形式 表现出来

mysqlbinlog -v "文件位置"
# 可查看参数帮助
mysqlbinlog --no-defaults --help
# 查看最后100行
mysqlbinlog --no-defaults --base64-output=decode-rows -vv atguigu-bin.000002 |tail -100

上面这种办法读取出binlog日志的全文内容比较多,不容易分辨查看到pos点信息,下面介绍一种更为方便的查询命令:

mysql> show binlog events [IN 'log_name'] [FROM pos] [LIMIT [offset,] row_count];
  • IN 'log_name' :指定要查询的binlog文件名(不指定就是第一个binlog文件)

  • FROM pos :指定从哪个pos起始点开始查起(不指定就是从整个文件首个pos点开始算)

  • LIMIT [offset] :偏移量(不指定就是0)

  • row_count :查询总条数(不指定就是所有行)

使用日志恢复数据

恢复命令:

mysqlbinlog [option] filename|mysql –uuser -ppass;

举例:
# mysqlbinlog命令路径
/usr/bin/mysqlbinlog
--start-position=起始点
-stop-position=终止点
--database= '数据库'
'log文件路径' 
/usr/bin/mysql -uroot -proot -v '数据库'

这个命令可以这样理解:使用mysqlbinlog命令来读取filename中的内容,然后使用mysql命令将这些内容恢复到数据库中。

filename :是日志文件名。

option :可选项,比较重要的两对option参数是--start-date、--stop-date 和 --start-position、--

stop-position。

  • --start-date--stop-date :可以指定恢复数据库的起始时间点和结束时间点。

  • --start-position--stop-position :可以指定恢复数据的开始位置和结束位置。

可以通过 show binlog events in 'LAPTOP-OHIMTDP2.000137'; 命令查看事件的起始点和终止点,然后在执行上面的恢复命令!

删除日志文件

MySQL的二进制文件可以配置自动删除,同时MySQL也提供了安全的手动删除二进制文件的方法。 PURGE MASTER LOGS 只删除指定部分的二进制日志文件, RESET MASTER 删除所有的二进制日志文件。具体如下:

PURGE {MASTER | BINARY} LOGS TO ‘指定日志文件名’
PURGE {MASTER | BINARY} LOGS BEFORE ‘指定日期’

18.4.2 写入机制

binlog的写入时机也非常简单,事务执行过程中,先把日志写到 binlog cache,事务提交的时候,再把 binlog cache 写到 binlog 文件中。因为一个事务的 binlog 不能被拆开,无论这个事务多大,也要确保一次性写入,所以系统会给每个线程分配一个块内存作为binlog cache。

image-20240331222759467
image-20240331222759467

write和fsync的时机,可以由参数 sync_binlog 控制,默认是 0 。为0的时候,表示每次提交事务都只write,由系统自行判断什么时候执行fsync。虽然性能得到提升,但是机器宕机,page cache里面的 binglog 会丢失。如下图:

image-20240331222834151
image-20240331222834151

为了安全起见,可以设置为 1 ,表示每次提交事务都会执行fsync,就如同redo log 刷盘流程一样。

最后还有一种折中方式,可以设置为N(N>1),表示每次提交事务都write,但累积N个事务后才fsync。

18.4.3 binlog 和 redolog对比

Redo Log它是 物理日志 ,用于保证事务的持久性,即在事务提交之前将事务的修改写入磁盘,以便在数据库发生崩溃时恢复未提交的事务

binlog 逻辑日志 ,记录了所有对数据库进行修改的操作,包括对数据的增删改等,它用于复制、恢复、以及点播恢复等操作。

Redo Log 是 InnoDB 存储引擎特有的,它记录了 InnoDB 存储引擎中数据页的物理修改操作。

Binlog 是 MySQL 服务器的整体功能,它记录了数据库中执行的 SQL 语句的逻辑操作

18.4.4 俩阶段提交

在执行更新语句过程,会记录redo log与binlog两块日志,以基本的事务为单位,redo log在事务执行过程中可以不断写入,而binlog只有在提交事务时才写入,所以redo log与binlog的 写入时机 不一样。

image-20240331223700913
image-20240331223700913

redo log与binlog两份日志之间的逻辑不一致,会出现什么问题?

如果事务执行完,写完了 redo log 但是由于binlog没写完就异常,这时候binlog里面没有对应的修改记录。

image-20240331224057648
image-20240331224057648

为了解决两份日志之间的逻辑一致问题,InnoDB存储引擎使用两阶段提交方案

image-20240331224233530
image-20240331224233530

使用两阶段提交后,写入binlog时发生异常也不会有影响,因为MySQL根据 redolog日志恢复数据时,发现redolog还处于prepare阶段,并且没有对应binlog日志,就会回滚该事务。

image-20240331224337529
image-20240331224337529

18.5 中继日志(relay log)

中继日志只在主从服务器架构的从服务器上存在。从服务器为了与主服务器保持一致,要从主服务器读取二进制日志的内容,并且把读取到的信息写入 本地的日志文件 中,这个从服务器本地的日志文件就叫 中继日志 。然后,从服务器读取中继日志,并根据中继日志的内容对从服务器的数据进行更新,完成主从服务器的 数据同步

文件名的格式是: 从服务器名 -relay-bin.序号 。中继日志还有一个索引文件: 从服务器名 -relay-bin.index ,用来定位当前正在使用的中继日志。

中继日志与二进制日志的格式相同,可以用 mysqlbinlog 工具进行查看。下面是中继日志的一个片段:

上次编辑于:
贡献者: “杨照光”
评论
  • 按正序
  • 按倒序
  • 按热度
Powered by Waline v3.1.3